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阜阳站长网 (https://www.0558zz.cn/)- AI行业应用、低代码、混合云存储、数据仓库、物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对不起,我们今年不参加

发布时间:2020-11-24 15:15:0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甚至,如海澜之家这样的上市企业也遇到了相似的难题。自 2014 年从线下走至线上,海澜之家的线上销量的确一路走高,但双十一的频频加码出击究竟赚钱了吗? 有媒体曾经分析,以海澜之家拿下男装销售排行榜第一的 2017 年来看,海澜之家当日总销量为 4 亿,但

甚至,如海澜之家这样的上市企业也遇到了相似的难题。自 2014 年从线下走至线上,海澜之家的线上销量的确一路走高,但双十一的频频加码出击究竟赚钱了吗?

  有媒体曾经分析,“以海澜之家拿下男装销售排行榜第一的 2017 年来看,海澜之家当日总销量为 4 亿,但排除退货等因素,实际销量预计在 3.7 亿左右,而营业利润却不足8%。”

  “对于海澜之家这类从线下起步的品牌来说,维持线上增速就基本绕不开各大狂欢节点对全年销量带来的刺激。”某电商观察人士对锌刻度谈到。但狂欢节带来流量不假,耗费大量精力,增加大量弹性运营成本的同时,微薄盈利、保本甚至亏本的买卖又给商家带来了新的考验。

  也有商家向锌刻度表示,即便不挣钱,能够将积压的库存迅速清掉也是变相减轻成本的一个好方式,去库存直至今日仍然是商家们不会放弃的的诉求。

  仍然以海澜之家为例,其 2017 年参与双十一而实现的 4 亿销量对去库存工作意义重大。

  于海澜之家而言,线下 7000 多家门店累积起来的库存压力令人无法想象。平衡线上线下的左右互搏,对于缩短存货周转时间,解决服装行业长久的库存“堰塞湖”难题,有着重要意义。

  逃不逃出双十一?

  双十一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洪水猛兽,无论哪个战场的胜负都是取决于人,而非武器。

  不同行业对双十一有着不同的需求,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薛华、林青青一样的双十一“边缘人”通常是因为自身行业的特殊性,规避部分不必要的风险,权衡其中利弊,才选择告别双十一。又如海澜之家这样的上市品牌,即便少赚甚至不赚,也要借由双十一完成去库存的任务。

  只是,双十一的意义不止于此。除了去库存、赚流量之外,全民狂欢的盛景下,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也成为了新零售行业黑马们的战斗方向。

  数据显示,2019 年天猫双十一销售额破亿的品牌中,包括回力、云南白药等在内的国货品牌占 57.9%。

  线上和线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玩法,大数据带来的力量不止体现在成交额上,更体现在后续对品牌力的爆发式助力上。新零售时代下,玩转品牌门匾下暗藏的价值和粉丝经济,或许才能在短暂的狂欢节点后,收获持续影响力。

  当商家面对愈演愈烈的双十一营销战,可靠的营销策略和强大的资金储备才提前备战的完美状态。一部分已经将双十一备战视作负担的商家,或许也可以试着思考销量无法匹配投入的原因,是否是方法论的方向有误?

  商业化生态的完善,对于帮助品牌建设、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与销售等各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战略升级,才是在狂欢的销量数字背后,更值得挖掘的品牌发展潜力
 

和快递员最近似的工种是外卖小哥,张君凯说,自己有一个在快递行业工作7-8 年的韵达同行也是因为薪资原因,今年转做外卖员了。但张君凯觉得现在跑外卖也不行了、不赚钱,要是在前几年还可以挣些钱。在陶俊的同事小王看来,做外卖员时间太紧张,半个小时,玩的是心跳。

  快递员们认为,若想赚钱,承包是最好的方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承包条件,而且承包的某个地方还要有潜力,因为需要谈下B端客户,如写字楼、商业楼等。

  所以为提高收入,每月拿到 1 万+的工资,快递员们必须既要承担每天几百、上千件的快递派送、服务压力,又要承受快递公司压得越来越低的单票收入,以单量为单位增加收入,拼命往前跑。(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快递员会没有经过收件人允许或通知收件人,就私自把快递直接放入快递柜。否则他们一天工作量完不成。)

  而在向 1 万+拼命跑的背后,一不小心,还会掉进各种坑里。

  “总有一项罚款适合你”

  快递员眼中的罪与罚,就是快递公司的凡事“一刀切”,这是快递公司给快递员上的看似有形却无形的一道道枷锁——从揽件到派件至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快递公司给快递员规定的 100 多项扣罚款,总有一款适合你。

  苏宁物流快递员陈阿莫对我说,所有快递公司都一样,只不过是罚款轻重的问题。

  但这种机械化管理机制,也必然带来一些“反噬”:会让快递员走向极端化,并做出一些违法乱纪之事,如近几年发生的:快递员辱骂收件人、殴打报复收件人、快递员下跪、甚至趁送快递之际进入收件人家中做一些违法的事,等等。

  2018 年 6 月,沈阳张先生通过韵达快递发了一个包裹到福建,期间包裹下落不明,投诉过程中遭到各部门互相推诿,情急之下,张先生向快递员表示要向邮政部门投诉,没想到快递员开始骂人,不愿赔偿,一气之下投诉到快递公司。最后该快递员道歉后被开除。

  2019 年 6 月 11 日,山东广饶圆通的某个网点女快递员遭遇恶意投诉,下跪请求原谅,警方出面为其出具证明事件备受关注。当时该事件在微博热搜中居高不下,引发众多微博网友及社会各界热议。

  类似这样的事件有很多。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仅今年 9 月全国通过“12305”邮政业用户申诉电话和申诉网站的共有 16668 件,其中申诉快递服务问题的 15609 件,占总申诉量的 93.6%。

  我与陶俊、张君凯等快递员聊到这些时,他们认为,快递员个人出事,会因某些客户或收件人的原因给逼急了,情绪积压,到了某个节点突然爆发。

  像圆通快递员下跪事件,张君凯认为,这个投诉绝对不是 300 元罚款这么简单,最少是 12305 级别——如果某快递员被投诉到国家邮政局,省公司会进行加罚严惩,金额从 1500 元到 5000 元不等,最高的加罚可到 6800 元。

(编辑:阜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